Xbox 360


2005 年 由微軟所開發的次世代主機

上次寫到買 Wii 的理由,這次就來聊聊 Xbox 360 好了,嚴格說起來我進入第七世代的稍微晚了些,因為當時除了準備大學考試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售價啦!當年 Xbox 360 主機核心版價格是 10888 元、PS3 的 20GB 版本更是 14980 元,兩個都是讓還是高中生的我難以下手的價格帶,所以一直等到考上大學後用分期的方式買下來,而當時一起買的遊戲除了獨佔的《失落的奧德賽》外就是《刺客教條》。

如果是 Xbox 剛在台灣上市就買的玩家應該對 Xbox 360 的改變一定非常明顯,在 Xbox 生命周期雖然有些中文化的遊戲但幾乎都是微軟自己發售的,市面上絕大多數也都只有英文版想要玩日文遊戲只能想辦法訂。但在 Xbox 360 前 2 年不只有許多活動而且就已經有中文化團隊,因為分區相同的關係店家對於進純日版遊戲也沒像 Xbox 時期難買,對戰、協力解成就也很快可以找到人,這個時期大概也是 Xbox 玩家最多的時期吧!

成就圖示大小不一致是其中一個原因

自己用很久的虛擬人偶
它就像是 Wii 的 Mii 升級版,不僅可以換更多的配件,在對應的遊戲還可以當做遊戲角色登場

但老實說 Xbox 360 初期不是很喜歡,除了過於特殊的命名外就是向下相容*,我們都知道 PS3、Wii 的早期機種因為塞了舊機種晶片所以幾乎可以遊玩上世代的遊戲,只有 Xbox 360 因為架構的問題採用軟體相容,這樣的結果就是 Xbox 時期買的遊戲大多不能玩,加上商城分區還有多年來令人頭痛的成就系統,為了它我還分兩個帳號玩遊戲,不過在購入後的隔年 2008 秋季更新增加的各種功能倒是很好評,例如派對、硬碟安裝還有個人很喜歡的虛擬人偶。

*多年後的 Xbox Series X|S 已經能向下相容大部分的 Xbox / Xbox 360 的遊戲

《刺客教條》

《失落的奧德賽》

失落的奧德賽是由 FF 系列的生父坂口博信先生離開原公司所製作的獨佔 RPG 遊戲,也是我買這台主機的藉口,喜歡是喜歡但我至今還是不能理解主要角色不是找專業人士配音而是請演員與歌手,只好把語音切英文來玩。而會買刺客教條主要是因為很喜歡同是 Ubisoft 製作的時之砂三部曲《波斯王子》,加上 2006 年當時宣傳影片實在太吸引人。不過當我玩了一下奧德賽後把這片放進主機後整個人傻掉,因為它介面跟配音全日本語化但卻沒有字幕,一片是配音怪怪的、一片是沒有字幕,對當時的我只能用囧來形容。

之後陸續買了《電鋸甜心》、《命運石之門》、《潛龍諜影崛起再復仇》都讓我非常喜歡,下載版也買了許多 SEGA 老主機的作品來玩,算算整個大學時期的生活放假幾乎除了打工存錢外幾乎都在玩 Xbox 360,還多買了二代目 Xbox 360 S 當備用機,一直到 Kinect 推出前我都認為下世代這個榮景還會持續很久很久,至於為什麼會變成 TV、TV、TV 導致我好幾年都不願意買家機只玩掌機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題外話,多年後家人因為想玩《魔物獵人 世界》而買 PS4 Pro,我也買了《重力異想世界》、《奧丁領域:里普特拉西》、《地平線:期待黎明》等獨佔遊戲,但違和感一直存在的結果就是半年後自己買了 Xbox One S,這時也才接觸到 Game Pass 跟 Microsoft Rewards 的厲害之處,在它退休成為媒體播放機以前我已經用它全破超過 30 個遊戲,這世代才理所當然的選擇 Xbox Series S 啊!

留言